中国不会抛售美国国债,中国将保持对美国国债的增持立场
在美国财政部新任财长的职位上,鲍威尔(Jared Kushner)和耶伦(Janet Yellen)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,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资产购买策略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如何平衡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。
在最近一次采访中,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就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发表了看法,她表示,尽管存在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经济放缓的问题,但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,并强调中国不会出售美国国债,以下是详细的内容:
耶伦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态度
耶伦认为,尽管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,如贸易战、地缘政治紧张和国际贸易摩擦等,但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年里采取了积极的经济刺激措施,以应对这些不利因素,她提到,中国经济在2019年实现了6%的增长率,这一成绩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,耶伦也承认,中国近年来在金融监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,这有助于保持市场的稳定性。
中国对美国国债的需求
耶伦进一步解释了为何中国不打算抛售美国国债,从历史数据来看,中国一直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之一,自1970年代以来,中国一直持有大量美元资产,包括政府债券和其他证券,这种长期的投资行为反映了中国政府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信任和支持。
耶伦指出,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庞大,足以支撑其长期持有美国国债,根据IMF的数据,截至2021年底,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已超过2.5万亿美元,占全球持有量的一半以上,这种规模意味着,即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出现市场波动或需求下降,中国仍能够继续维持其投资组合。
耶伦还提到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进展,随着人民币在全球支付系统中的地位逐渐提升,中国投资者开始将更多资金投向非美元货币,包括美元国债,这一趋势不仅增加了对美国国债的需求,也为中美两国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共同利益。
中美经贸合作的重要性
耶伦强调,中美之间的经贸合作对于双方都有利,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,通过进口美国商品和服务,可以为本国经济注入活力,而美国则凭借其强大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,支持中国企业的创新和发展,耶伦表示,尽管中美之间存在分歧,但双方可以通过对话和协商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,实现共赢的局面。
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的言论表明,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,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仍然紧密相连,耶伦明确表示,中国不会因为目前的经济问题而抛售美国国债,而是将继续增加对其的信心和支持,这种态度不仅有利于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,也有助于推动中美之间更加务实的合作,为两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。
耶伦的观点显示了美国政府在处理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时,更倾向于寻求长期合作关系而非短期博弈,这对于稳定全球经济、促进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